首页

免费精品国产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4 22:11:46 作者:技术赋能 “人机双师”助力乡村学子共享优质教育 浏览量:38967

  近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中国发现晚白垩世(约1亿年至6600万年前)中等体型的深吻暴龙新物种化石,命名为“徐氏亚洲暴龙”,致敬中国恐龙学家徐星院士。

  徐氏亚洲暴龙的化石发现及研究,代表了暴龙科在亚洲最南部的身影,为暴龙科在晚白垩世的多样性和演化提供了见解。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浙江自然博物院郑文杰和同事合作,对2017年在中国东南部江西赣州发现的化石遗骸进入深入研究,鉴定出这个新物种化石包括一件长47.5厘米接近完整的头骨和部分身体骨骼。该样本总体长据估在3.5米至4米,对其右腓骨结构的分析表明化石样本属于一个尚未完全成年的个体,但已经度过了最快生长期。同时,该标本具有相对较深的吻部和下颚。

  对暴龙类物种关系的分析表明,徐氏亚洲暴龙与大型深吻暴龙特暴龙属和暴龙属是近亲,后两者的体型比徐氏亚洲暴龙大两倍以上。论文作者指出,徐氏亚洲暴龙的体型不到长吻的虔州龙的一半,虔州龙是和徐氏亚洲暴龙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代的暴龙物种。头骨结构和大小的差异表明,这两个物种可能采取了不同的进食策略,并占据了晚白垩世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位:虔州龙显然是食物链的顶端,而徐氏亚洲暴龙则可能居于虔州龙和较小的窃蛋龙之间的生态位。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徐氏亚洲暴龙可能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中等体型暴龙。过去的研究对其他较小暴龙物种如矮暴龙和白熊龙的存在与否存有争议,提出属于这些物种的个体可能实际上是大型暴龙的幼体。他们提供一段徐氏亚洲暴龙头骨化石3D视频进行演示。

  (记者 孙自法 制作 费璠 视频来源 施普林格·自然)

责任编辑:【卢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吉林生物教师自费建“百草园” 引中外人士感受生态之美

回望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党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广西梧州:陈皮柑丰收 分拣装运上市

18日白天到19日早晨,粤西、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北市县出现了(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同时韶关和梅州的部分市县出现了35℃至37℃的高温天气。

李家超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展开公众咨询工作

5月7日上午,茶山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经过考察了解,胡素婷工作能力挺好的,符合此次晋升条件。茶山镇住建局回应南都记者称,“(公示通告)是真的,(胡素婷)与同事相处好,工作能力强。”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走进柬埔寨

据了解,2023年,山东省出口农产品1476亿元,增长6.3%,再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1.2%,继续保持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其中,蔬菜、水果出口增势良好,全年出口蔬菜及食用菌362.8亿元,增长25.8%。(完)

国资委: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

同时,考虑到浙江和福建气候相似,在竹产业发展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为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夏先鹏又带队奔赴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安吉县,实地调研竹加工产业链中多家上中下游企业,仔细学习当地在发展竹产业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福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成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